电影用讽刺癫狂的手段,展现了哈萨克主播波拉特(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到美国的一场“文化之旅”。波拉特在哈萨克国内是个排名第六的主持人,擅长用粗俗搞笑的桥段吸引观众眼球。他的家人也有点儿“怪”,妹妹还获得“风尘小姐”的第四名。 就是这样一个主持人,被派去了美国进行文化学习,并拍回来一部纪录片。波拉特和制片人在人们的欢送下来到了光怪陆离的美国。他开始学习美国的礼仪,接触美国的文化,然而却处处碰壁,处处闹出笑话。这天波拉特在电视上看到心中的美丽女神,心驰神往,甚至忘记了此行任务……能否学成归国,对于乐不思蜀的波拉特还是未知数呢。
演员表
角色介绍
角色:波拉特·萨格耶维
演员:萨莎·拜伦·科恩
简介: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广播网主持人,全国知名度排行第六。为了建设祖国,在在国家情报部门安排下,到美国参观学习,并把过程拍摄成纪录片。在美国,既粗俗又天真的他经历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闹出了不少笑话。看电视时被美国女演员帕米拉·安德森迷住,一得知自己的老婆被熊杀死,马上决定迎娶帕米拉。
角色:阿扎马特·巴格托夫
演员:肯·戴维蒂安
简介:哈萨克传媒界的惟一制片人,陪伴波拉特到美国,担任纪录片的制片人、导演、摄影。大腹便便,外形与波拉特形成鲜明对比。
角色:卢奈尔
演员:露奈儿·坎贝尔
简介:肥胖丑陋的美国黑人妓女。在美国,只有她能准确地叫出波拉特的名字,而不像其他人叫他“比利”或者“鲍勃”。对帕米拉死心后,波拉特把她带回哈萨克斯坦,娶她当了老婆。
角色:帕米拉·安德森
演员:帕米拉·安德森
简介:美国女演员,曾出演过《海滩护卫队》,身材火辣性感,是波拉特梦寐以求的“女神”。在新书签售会上遭到波拉特“抢亲”。
幕后花絮
影片原计划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但由于与萨莎·拜伦·科恩在拍摄上存在分歧,利普斯放弃了这个计划。
萨莎·拜伦·科恩在片中所穿的西装,在整个拍摄期间也没有洗过一次。
萨莎·拜伦·科恩为了塑造波拉特这个角色,特意将头发和小胡子留成了片中的造型。
波拉特这个角色的原型是一位俄国医生,萨莎·拜伦·科恩称这位医生虽然并非有意如此,却非常有趣,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喋喋不休。
影片故事结束在它开始的地方——波拉特在哈萨克的家乡。这一部分,萨莎·拜伦·科恩选择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近郊的一个吉普赛小村庄完成,工作结束后,为了感谢村民的亲切和配合,萨莎·拜伦·科恩和摄制组特别为地方的学校捐赠了电脑、书包、食品以及书等生活必需品。
幕后制作
萨莎·拜伦·科恩是HBO著名的脱口秀节目“Da Ali G Show”的主持人及创始人,而影片中的主角“波拉特”,就是他在这档节目中创造的一个虚构的人物。萨莎·拜伦·科恩赋予波拉特各种蹩脚的性格,以此对反犹太主义、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美国社会问题进行讽刺和反思。虽然影片还没制作的时候,萨莎·拜伦·科恩和杰·罗奇就商量着一定要制作一部推陈出新的另类喜剧,然而他们谁也没料到影片最终会以这种形式封镜。影片在表现形式上虽然看起来很像新闻纪实,却绝非纪录片,而是将一个虚构的人物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周围的人也都是真实的,没有场景没有道具,除了主角之外,其他人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已经被收在了镜头里,有点像电视节目中的偷拍环节。
影片评价
作为一部题材怪异的小投资喜剧,《波拉特》借一个外来者的眼光看待美国文化。该片有很多“厕所笑话”,然而好评率仍然达到了93%,这是因为它在片中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嘲笑了美国文化中的偏见和伪善。 (搜狐娱乐评价)
《波拉特》不是一部简单的恶俗喜剧,而是蕴涵着更丰富的价值和精神,表现了正常叙事和正常视角都无法深刻表现的事实——美国文化的自以为是。波拉特刚到美国时,按照“本国”的礼节见到任何路人都友好地进行贴面吻,但被认为是性骚扰;等他逐渐深入美国,那些真诚友善的美国人又一心想纠正他不文明的粗鄙言行,将他改造成“文明的、美国式的现代人”。波拉特的旅程实际上又是“渴望同化”与“本能地反对同化”之间的对抗。 (中国新闻周刊评价)